游客发表

三国杀OL(界限突破·标准包)& 三国杀十周年(将2011)

发帖时间:2024-05-05 05:39:19

三国杀OL(界限突破·标准包)& 三国杀十周年(将2011)

吾誓不为汉贼献一策!国杀

徐庶(?—约230年),界限字元直,突破豫州颍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标准包国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杀周后归曹操。国杀

徐庶本名徐福,界限出身寒门。突破早年为人报仇,标准包国获救后改名徐庶。杀周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国杀与司马徽、界限诸葛亮、突破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标准包国刘备屯驻新野时,杀周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在得知母亲被曹操软禁之后,为什么想都没有想就回去许都?如果徐庶发现了母亲要求他回许都是曹操的诡计,有没有什么两全的办法使得其继续辅佐刘备?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徐庶走马荐诸葛的事,徐庶离开刘备的时候(公元208年),诸葛亮已经在为刘备效力了(公元207年)。而徐庶的母亲也是公元208年,在刘备向南撤退的途中被曹军当做刘备的亲眷抓走的。曹操后来得知抓到的是徐庶的母亲,便要求徐庶归顺他,否则后果自负,所以徐庶为了侍奉自己的母亲,辞别了刘备,和好友石韬一起北上投曹。所谓自古忠孝难两全,徐庶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这种以人质相威胁的方式,历史上屡见不鲜,如战国时乐羊的儿子被中山王抓住并要挟他、楚汉相争时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而产生的“分我杯羹”的典故,等等诸如此类。所以这也算不得什么诡计,顶多就是卑鄙手段。也就不存在什么发现不发现,徐庶投曹之前就知道自己是有去无回。

再看《三国演义》。罗贯中对徐庶的这件事加以艺术化以后,人物形象显明不少。还出了个四别徐庶的典故!说是刘备和徐庶依依惜别,竟然先后告别了数次!这就既体现了刘备重视人才,又突出了徐庶有情有义,还为之后的诸葛亮出场做了充分的铺垫,什么“驽马比麒麟、寒鸦比凤凰。”;什么“我若是萤火之光,他便是皓月之明。”再加上之前水镜先生的“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啧啧啧,高人出场就必带bgm啊。

历史上,有几个比较有名的伟大母亲,孟子的母亲、王陵的母亲、岳飞的母亲,还有我们要说的徐庶的母亲。《三国演义》这位老妇人,在徐庶来到曹操这里后,直接选择自杀!以这种小说的叙事手法来告诉各位读者,曹操之邪恶,连老太太都看不下去了!不共戴天了!还要以自己的死刺激并让自己的儿子记住,你做了件弃明投暗的错事!忠君爱国,不事二主,没有国哪有家等等,一顿给徐庶灌输!最后徐庶就一言不发,以示臣节。真可谓忠臣孝子之典范!

如果按题主所说,徐庶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救了母亲还回到刘备身边,不也是忠孝两全吗?其实这么做确实不高明。

第一,徐庶不回去更能突出一臣不事二主,自己不是反复小人。

徐庶和关羽的境遇略有相同,都是被曹操控制,无法脱身。徐庶有一个母亲,关羽有二位嫂嫂;刘备对徐庶有知遇之恩,对关羽有手足之情;徐庶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关羽约三誓要回到刘备身边… …

但关羽和徐庶处理的办法又不一样。关羽选择为曹操建立功业,到时候才能全身而退,所以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而关羽回到刘备身边也甚是不易,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而徐庶则是直接冷暴力,一言不发。如果关羽用力,徐庶用计最后都回到了刘备的身边,那剧情不但同质化,而且显得太故意为之——无论文臣武将,刘备对他们的吸引力已经大到了,就连远隔千山万水也要带着自己垂垂老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回到他身边,这已经超出了“贬曹褒刘”能容忍的范围。

相反,罗贯中让日后还有华容道、战长沙、单刀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走麦城等重头戏的关羽回到刘备身边。让日后几乎没什么戏份,在赤壁之战时随口提一嘴的徐庶留在曹操那里,既符合历史,又让大家知道,纵使被曹操给予恩惠多年,也无法改变一个忠孝之人的底线,让大家更敬佩徐庶气节——老子就是知道了周瑜的计策,也不告诉你!

第二,徐庶回去了,对诸葛亮神机妙算形象的刻画不利。

徐庶的走更多的是为诸葛亮的出做铺垫,结果因为题主想让徐庶回来,徐庶就回来,那你置诸葛亮于何地?诸葛亮能想到的事,徐庶要是也能想到,好像诸葛亮就没那么厉害了;诸葛亮能想到的事,徐庶想不到,徐庶又没啥用了!再加上后头庞统还得来,人家跟张飞有戏份、法正配合黄忠杀夏侯渊也有戏份、张松给刘备献图也有戏份、马良陪关羽下棋也有戏份、马谡离间司马懿也有戏份、李恢说降马超有戏份、诸葛亮那戏份就更多啦,舌战借箭借东风六出七禽五丈原!个个形象鲜明,个个有血有肉,徐庶回来太挤了不说,故事都不够分。

第三,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有句话比较有名,“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说的就是徐庶和石韬,在诸葛亮看来,魏国给他们俩的官职太小了。

那到底小不小呢?其实不小!石韬任郡守、典农校尉。郡守是地方行政长官,虽不是封疆大吏,但也下辖好几个县;典农校尉,轶比两千石,虽不是“真两千石”和“中两千石”,但已经不是小官了。相当于地市级一把手兼一个省副级干部。

徐庶任御史中丞。这比石韬还大。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称“三独坐”,地位虽不及三公,但实权比九卿还大。东汉的时候皇帝为了集权,设立了三独坐,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则更多的代表一份荣誉了。御史中丞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审计上报的各类文件帐簿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汉哀帝更是废御史大夫,由御史中丞执掌御史台!这可不是小官啊。

当然,他俩比诸葛亮这位丞相当然是不如了。其实诸葛亮说这句话,也就是为石韬和徐庶没有当上更大的官而鸣不平,毕竟公卿这种官职,还是更有地位。

回归正题,徐庶做为御史中丞,在曹魏的降臣里可为数不多啊,而且人家不献一计一策,以倔强的方式跻身朝中,可能是他这位忠孝之士最好的归宿。

曹丕:既然你看不惯奸邪之人,且从不与他们同流合污,那这个检察官,就由你来做吧!徐庶。



关于徐庶,其实我是比较喜欢《反三国演义》里面的设定,徐庶识破曹操派人送来伪造的徐母手书,但又担心母亲安危,犹豫不决之际,在赵云的协助下安全的将徐母从许昌救出,此后徐庶便留在蜀汉辅佐刘备,还举荐诸葛亮出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孔明就案,修书一封,唤赵云近前道:“将军持书,混入许昌,亲投徐母,徐母自能依计脱身,当令云长领兵前来接应,沿路小心将护徐母,一过叶县,非君之责,不得有误。”并告以如此如此。赵云大喜,领取曹兵衣甲数副,令箭一枝,接函遵命,改扮去讫。


另外徐庶这里,三服和线下的分类都是比较混乱的:OL是按照常规方式,将徐庶和界徐庶;而十周年服里面是把界徐庶放在了将2011里面,把将徐庶放进了星火·天同里面;手杀的将徐庶还是在将2011里面,但是界徐庶去了SP里面。so,这篇也是把皮肤图鉴和技能图鉴一起做了,做到哪算哪吧……










忠孝不能两全,孩儿……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